Monday, June 30, 2008

坐在浴缸里, 莲蓬头,
代替我哭泣, 像下雨。
其实我不知道,
眼泪有没有流,
就像这故事中,
你有没有爱过我。

虚弱的窗帘, 留不住
房里的黑夜, 也要走
清晨唤醒了我
照亮昨夜的梦
一直到这时候
才开始有一点懂

你的爱就像彩虹, 雨后的天空
绚烂却教人迷惑, 蓝绿黄红
你的爱就像彩虹, 我张开了手
却只能抱住风
你的爱就像彩虹, 雨后的天空
绚烂却教人迷惑, 你的轮廓
你的爱就像彩虹, 我张开了手
却只能抱住风

吻我离开我, 你就像,
出太阳下雨, 难捉摸。
越是努力揣摩, 越是搞不懂,
只好慢慢承认, 这故事叫做错。

一层一层, 一层一层, 一层一层,
又一层层, 的迷宫, 我来不及回头。
忽左忽右, 忽上忽下, 忽东忽西,
忽前忽后, 的折磨, 都是你的捉弄。

吻我离开我, 你就像,
出太阳下雨, 难捉摸。
越是努力挽留,
越是一无所有。
只有慢慢期待,
雨后你的影踪。

多年以后,仍旧喜欢彩虹,那段日子里让我活在虚无缥缈的世界里,内心扑通扑通的悸动
,至今仍存有余温。但是这一切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事情总是须臾万变,此情已不复在。

Monday, June 09, 2008

要想明白Dasein的真实含义,我们必须从像做家务这样的日常活动入手。

(人对世界的认识并非来自对每一个物件的单独的认识。对于我们,世界做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在把这些事物做为某种“工具”的时候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对人来说,它们的存在是由它们和人的关系决定的。不是所有的东西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是我们的“工具”,“画笔”之所以成为“画笔”是因为我们使用它来画画,当你不用它,和它毫无关系,它就不再是画笔。所以,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它们独自的存在是被“忽略”的,它们只不过是一个整体的部分。)

在讨论Dasein的时候,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我们,做为Dasein的一员,才是真正的自我?从存在论的观点看,“真正的自我”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海德格是个崇尚个性,崇尚真正的自我的人。

(在我们生命的大部分过程中,我们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这时,做为个人,我们的存在是由我们和社会中的相对关系决定的,我们只是群体中无法被区分的一员。通过艺术,通过交流,我们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文章来源:溏沥沥 http://d-xite.com/viewthread.php?tid=6164

何谓“达尔尚”DASEIN

何谓“达尔尚” DASEIN
很多人都问达尔尚艺术学院的“达尔尚”(Dasein)一词是什么意思。下面是在维基百科上得到的一小段解说,希望带给大家更多启发~此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此在(Dasein)是海德格尔在他的巨着《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哲学概念。Dasein一词无法翻译成中文的术语,它由两部分组成:da(此时此地)和sein(存在、是)。为表达da 与sein本身的关系,有时也译作“亲在”、“缘在”等等,“此在”是现在比较通用的译名。但当理解此在的时候,不能将da理解为此时此地,而是指通过对 “存在”的领会而展开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用此在的概念来揭露笛卡尔和康德没有探索的关于存在的自然本性。海德格尔追问存在的本质,由于人们谈论存在时,总是指称某个存在者,存在本身则隐而不露,所以我们只能得到存在者本身。由于存在者有无数个,在海德格尔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对此在这样一种存在者才能把握存在本质。海德格尔将此在定义为:期望、理解、把握、通达,都是构成存在的行为,而且它们本身就是一种特定存在者的样式,也就是提问者向来所是的那种存在者的存在样式。因此,理解存在的本质在于把握那个提问者的存在。追问存在的本质这个问题本身受到追问者的规定,也是追问者的存在样式,所以此在就是一种对存在发出追问的存在者。由于此在作为一种能追问存在意义的存在者,所以它才能成为我们解决存在意义的特殊存在者。海德格尔和尼采一样批判本体的概念,他认为此在永远是一种在世(being-in-the-world、Das In-der-Welt-Sein)的存在者。存在的基本形式不是以一种主体或客体的方式,而是以一种在世的统一形式,此在以在世的展开状态中领会存在本身,这种展开状态就是“此”的本质含义。



此在素描
陈 嘉 映

存在(Sein)同存在者(dasSeiende)有别。存在是最高的普遍性,一切存在者都存在。但存在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因为族类是用来区分在者的,所以,从族类上说,无所不包的普遍性没有意义。存在又是不可定义的,无论我们用什么东西来定义,都会把存在弄成了存在者。最后,存在是不言自明的:存在就是存在,无法证明亦无须证明。但康德曾说:哲学家的事业正在于追究所谓自明的东西。 但如何追究呢:存在不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不是某一类存在者的抽象共性,也不是存在者的一部分或属性。所以定义法、归纳法、演绎法,都不中用。我们简直不可能离开存在者谈存在,那就得找出这样一种存在者来:对它来说,存在本身是首要的,至于作为什么东西来存在则是次要的。人,就是这种存在者。人不同于其它存在者,因为人在他的存在中同存在本身打交道。只要人存在着,他就对他的存在有所作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他就对存在有所领悟,无论明确还是含混。如果人同他的存在不发生关系,人就不存在了。唯因人对自己的存在有所领悟,有所作为,人才存在,人才"是"人。人的这种存在称为生存(Existenz)。过问自己的存在是人的特点,追究存在就必须从人着手。 如何了解人?当然要就人的基本情况来了解人。人的基本情况就是--人生在世(In-der-Welt-Sein)。人同世界不能一刻分离,离开世界就谈不上人生。因此,人生在世指的就不是把一个独立于世界的人放进一个世界容器中去。人生在世指的是人同世界浑然一体的情状。在世就是烦忙着同形形色色的存在者打交道。人消融到一团烦忙之中,寓于他所烦忙的存在者,随所遇而安身,安身于"外"就是住在自己的家。人并不在他所烦忙的事情之外生存,人就是他所从事的事业。 传统认识论独独见不到这种浑然天成的生存状态,结果提出了"主体如何能认识客体"这样的蠢问题来。这个问题暗中先行设定了一个可以脱离世界而独存的主体。然而,存在的天然境界无分主客。首先是活动。活动中就有所体察。认识活动只是存在的方式之一,而且是一种次级的存在方式,它把所体察的东西当作静观的对象来作一番分析归纳,这才谈得上各有族类、界限分明的物体。人对面是种种物体,人自己也成了众物体中的一个物体。于是,生存碎裂成主体、客体等残肢断片,而认识却无能把他们重组为生命,倒反来问"主体能否超越自身去认识客体?"甚至"外部世界是否存在?"先就把存在局限在一部分物体即主体中,存在自然达不到客体了。但由生而在世的人来提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毫无意义。我们在烦忙活动中与之亲交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知识所描绘的世界则是智性化了的世界残骸。人不在"主体"中,而在世界中,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中,人于何处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有所领悟,他就于何处实际生存。为了避免把人误解为一个主体物,宜把人称作"存在于此",或"此在"(Dasein)。 人作为此在不是孤立的主体,人溶浸于世界和他人之中。同样,他人也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主体。人都是此在。而就人溶浸于他人的情况来看,此在总是共同此在(Misdasein),在世总是共同在世。即使你避居林泉,总还是一种在世,你的存在依旧由共同在世规定着。共同在世并非指很多孤立的主体物连陈并列,遗世独立也不是指无人在侧。共同在世提供了特立独行的背景和可能。大隐可隐金门,这是在很多人中独在,他人这时以冷漠的姿态共同在世。"在人群和喧嚣中随世沉浮,到处是不可共忧的、荣华的奴仆,这才是孤独!"(拜伦语) 实际上,人生所在的日常世界就是这种炎凉世态。在日常生活中,此在总得烦神与他人打交道。人们无情竞争,意欲制胜,结果都要被他人统制--被公众的好恶统制。"一般人"(das Man)实施着他的真正独裁。"一般人"如何做,如何说,如何喜怒,此在就如何做,如何说,如何喜怒。甚至"一般人"如何"与众不同",此在就如何与众不同。每个人的责任都被卸除了,却没有哪个"一般人"出面负责,因为人人都是一般人,人人都要一般齐。 这个"一般齐"看守着任何挤上来的例外。一切优越状态都被不声不响地压住,草创的思淹没在人云亦云之中,贪新骛奇取代了特立独行的首创精神,不知慎重决定自己的行止,只一味对事变的可能性模棱揣度--这些东西组成了此在的日常生存模式:沉沦。 沉沦并不是一种堕落。从没有一个纯洁的人格堕入尘环那回事。人总沉沦着。人的日常存在寓于日常世界,从日常世界来领悟自己。但领悟自己并非是对一个固定空间中的现成事物的认识。人首先在现身于世之际领悟自己。人活着,虽然人们不知为什么。此在在,而且不得不在,这一现象首先在情绪中开展出来。 情绪是基本的生存状态之一。哲学却一向轻视情绪。虽然人生在世总带着情绪,甚至静观认识也带着情绪;虽然情绪比认识更早地领悟着存在。情绪是此在的现身:不知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此在已经在此。至于对情绪的反省认识,则不过浮在存在物的表面上打转,达不到情绪的混沌处,达不到存在的深处。 情绪令此在现身,把此在已经在此这一实际情况显露出来。只要人存在着,就不得不把"已经在此"这一实际承担起来,无论他是怨天尤人,随波逐浪,抑或是肩负着命运,敢作敢为。存在哲学把这种无可逃避的生存实际称为被抛状态(Geworfenheit)。人并不创造存在,人是被抛入存在的;人由于领悟其存在而得以存在。人看护着他的存在。 最根本的情绪是畏,因为畏从根本上公开了人的被抛状态。畏不同于怕,怕总是怕具体的坏事,而畏之所畏者却不是任何存在者。其实,当畏来临,一切存在者都变得无足轻重,只还剩下一片空无。无由而畏,无所为畏,去迷转悟,终悟"万有毕竟空寂"。一旦登达此无何有之乡,便聆取人生在世的真谛了。 懦怯的世人怕直面空无,唯大勇者能畏。此在日常沉沦着,他作工、谈情、聚闹、跑到天涯海角去游冶。他在逃避:逃避空无,逃到他所烦忙的事物中去,逃到使他烦神的一般人中去。这却说明,他逃避的东西还始终追迫着他。他到底逃不脱人生之大限--死。 死就是空,畏就是直面死亡。畏从根本处公开了被抛状态:人归根到底被抛入死亡。生向着死。躲避死,也依然是沉沦着向死而在。存在同死亡联在一起;生存之领悟始于懂得死亡。死亡张满了生命的帆,存在的领悟就是从这张力领悟到存在的。 人因他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而得以存在。鲜明或含混地领悟着方生方死的背景,人来筹划他的存在。人永远在可能性中。人不是选择可能的事情,人所选择的是他本身。人是什么?那要由他自己去是。正因为人就是他所将是的或所将不是的,所以他才能说:成为你所是的! 存在的领悟,存在的筹划,即人的生存本身,永远领先于人的现成状态。人在成为状态之际已经超越于状态了。所以人只能说:"我是",而说不定"是什么"。浮士德不能喊出"请停留一下",一旦停留,他的生存就完结了。 于此可以提出存在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存在先于本质(der Vorrang der Existenztia vor der Essentia)。拘于字面,这话可译成:是,先于所是。这意思是:如果竟谈得上人的既成状态,那么这一既成状态也必须从人的不断领先于自身的能够存在(Seinkoennen)得到了解。即使只为保住现成状态,也总要从可能性方面来作筹划。而在由畏公开出来的抛向死的境况中,不断领先于自身的存在之筹划就突出醒目了。此在先行到死来筹划他的在此。而死亡是每个人自己的无可替代的可能性,所以,领悟着死来为存在作筹划,就是从根本处来筹划各种可能性了。进入畏之境界,万有消溟,人也就无存在者可寄寓;唯悟到人无依无托,固有一死,才能洞明生存的真谛:立足于自己来在世。 人本身就是可能性。他可以选择自己:可以获得自己,也可以不获得自己,或者失去自己。唯因人天然可能是本真的人,才谈得上他获得自己或失去自己。立足于自己来在世,这一决断令人返本归真。但本真的存在并非遁入方寸之间,或遗凡尘而轻颺。只要人存在着,他就总在世界中,总烦忙于事物,烦神于他人,总对他的存在有所领悟,有所作为。决断反倒是要把人唤出,挺身来为他的作为负责,脱乎欺惘,而进入命运的单纯境界。唯畏乎天命的大勇者能先行到死而把被抛状态承担起来,从而本真地行于世,有其命运。无宗旨的人只在偶然事故中打转,而且他碰到更多的机会、事故,但他不可能有命运。 综上所述,可见此的存在包括三个主要环节。1,领悟着的筹划。2,被抛入状态。3,沉沦。 第一点是决定性的。如前所述,若对其存在无所作为,此在就丧失其存在了。而筹划总是先行于自身从可能性方面来筹划。此在从可能性、从"先行到死",来归自身。换言之,此在首先在将来中。"是,先于所是"。没有将来的能够存在,就谈不上存在的既成状态。 人对其存在有所筹划,但他不创造存在。人是被抛入存在的。人已经在了。筹划就是从可能性方面来把存在的被抛状态承担起来。"已经存在"是从将来的可能方面出现的:此在在将来仍如其曾在;我将依然故我。所以,此在的曾在,共同此在的历史性,都是从将来方面展开的。 人从将来的筹划承担起他的历史而寓于当世。人只要存在,就必烦忙种种存在者,他正沉沦于存在者之中,从而把筹划着的历史性现在化了。通俗观念沉沦于当前而不自知,于是它把此刻突出出来,把生动的时间性敉平为一连串前后相继的此刻。这种"一般齐"的时间之流对生存漠不关心,只不过在我们身外均匀流逝着。存在哲学则主张,时间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将来,时间性对存在来说性命攸关。死生亦大矣,而死生的意义都要靠时间来说明。时间烛照着生存,照明了人的生死整体-- 烦(Sorge)。 人生在世,烦忙也罢,烦神也罢,总是个烦。沦落于大千世界,自不免操持百业,逐人高低;就算收心得道,忘去营营,也还要以本真的自我来作决断。说什么出世、无为,总还是在世,总还是无不为。 烦是生存结构的整体。这个生存整体是在时间的地平线上呈现出来的。若吾生也无涯,人如木石悠悠无尽,又何烦之有?在烦中,将来突出出来作为生存的首要意义。为现在烦,为历史烦,归根到底是为将来而烦。于是烦也就指明了生存整体的那种无功无就,死而后已的情形。 《存在与时间》立旨以人为本来阐释存在。人就在而且就是人。没有一条神诫或自然法则指定我们应当怎样是一个人,天上地下并无一处把人性规定下来。人性尚未定向,它始终还在创造着。人性既非制成品,也不是尚待实现的蓝图,那我们何从察知人性呢?--我们已经在了,在种种努力之中;已经烦着,并领悟着烦。烦在设身处地的情绪中现身,在筹划中领悟,在语言中交流,在存在中展开着存在本身。但什么都无法把定烦。烦永不是定形的局面。烦之领悟也不是。人性问题或者存在问题的答案,不似方程的根,求出来便摆在那里。思领悟着在,并始终领悟在。它不提供"结论",而只是把存在保持在"存在的疏明"之中。[此文转载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国内哲学动态》1982年第五期]

Wednesday, June 04, 2008

绵绵の作品


这是绵绵第一次的压克力作品。个人非常喜欢这张原稿。


在毕业作品中,拿了一位学弟的照片来画。PhotoshopCS + Corel Painter IX


随兴麦克比笔的作品。


这一幅自己花了蛮多的心思和时间的彩色木笔的写实作品。呵呵,看来我还是比较喜欢写实派的东西,真的很喜欢这一幅。


呐喊!让我想起了蒙克的《呐喊》

绵绵在学院的铅笔素描,多以大胆的线条呈现,虽然技术并不是最好的,但相信是一个过程。我会好好加油的!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就比较少画了。

一直都在接触教育方面的工作,所以刚刚把工作辞了,打算在真正的广告公司里头发展,希望会有所收获。相信无论走到哪里都一样会有挑战和磨练,不磨不成材,绵绵也不会甘心就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平平凡凡地过一辈子。


虽然人说,人一定要有理想,开始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往往在自己亲身体验过才会发现,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也没有人可以一辈子活在所谓“伟大的理想”里头。这种现象被称作“现实”。

我会加油,没有多少青春可以让我挥霍了。








Monday, June 02, 2008

一个非设计师眼中设计师需注意的十大法则

1:规划前程,不要跟着感觉走!
感觉很重要,但是一味跟着感觉,自己的人生会如同是空中的没有牵线的风筝不知道飞到哪里,不知道最后的归宿。如何去做好自己的规划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自己价值取向一种有效的实现。因此作为设计师,在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如何把持住自己才能不会随流逐波不会随遇而安。

2:可以做设计创意和技术,切不可沉湎于设计创意和技术。
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设计创意和技术!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这些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设计师!更重要的是提醒广大设计师一点,技术永无止境,学会方法更为重要。  

3:不要去做设计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
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工程师的迂腐之言。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 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因此务必培养自 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示波器!技术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 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 

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要只和设计师交往,
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类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当老板或高层管理,那么你整日面对的就是这些人。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 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没有这些以后就会笨手笨脚,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难,交不少学费,成 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
多看看其他方面的书,金融,财会,进出口,税务,法律等等,为以后做一些积累,以后的用处会更大!会少交许多学费!! 

6.抓住时机向技术管理或市场销售方面的转变!
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开发,适当时候要转变为管理或销售,前途会更大,以前搞技术也没有白搞,以后还用得着。搞管理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搞销售可以培养自己的市场概念和思维,同时为自己以后发展积累庞大的人脉!应该说这才是前途的真正支柱!!!


7:逐渐克服自己的心里弱点和性格缺陷!多疑,敏感,天真(贬义,并不可爱),犹豫不决,胆怯,多虑,脸皮太薄,心不够黑,教条式思维。。。这些设计师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必须改变!很难吗?只在床上想一想当然不可能,去帮朋友守一个月地摊,包准有效果,去实践,而不要只想!不克服这些缺点,一切不可能,甚至连项目经理都当不好--尽管你可能技术不错! 

8: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及早为自己配置一个工作环境,业余可以接点活,一方面接触市场,培养市场感觉,同时也积累资金,更重 要的是准备自己的产品,咱搞设计和技术的没有钱,只有设计和技术,设计和的代表不是学历和证书,而是产品,拿出象样的产品,就可技术转让或与人合作搞企 业!先把东西准备好,等待机会,否则,有了机会也抓不住!

9: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
不仅要能干,还要能说,能写,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要创造条件让别人了解自己,不然老板怎么知道你能干?外面的投资人 怎么相信你?提早把自己推销出去,机会自然会来找你!搞个个人主页是个好注意!!特别是培养自己在行业的名气,有了名气,高薪机会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 有合作的机会... 

10:该出手时便出手!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
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

Evyan White Shoulders


~欢迎来到绵绵的纪事本本哦~

我的英文名Evyan原来就是个香水品牌哦!呵呵~





Back in 1935 when Evyan White Shoulders was born, white skin was routinely fetishized, as it was accepted for toiletries--soaps and perfumes--to be marketed to a specific demographic group only, to be used to perpetuate racist notion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hygiene among people. Nowadays, such a concept would of course be considered completely vulgar, unacceptable and out of date, but almost 60 years later, this perfume remains a popular favorite. I think the vintage scent is still pretty swell: a creamy tuberose (a sweet, delectable white floral native to Mexico) with a classic touch of orris (smells like violets), a hint of sobriety within an otherwise intoxicating bouquet. In Jan Moran's book, Fabulous Fragrances II, Barbara Bush is listed as a fan of this heady tuberose scent. Today, it's a drugstore perfume with a loyal following, and the loyal fan base extends to people who don't have "white shoulders". Evyan as far as I've been able to research was a New York company, but I'd like to know for sure whether it is in fact a New York brand. This city surely loves bodacious, fleshy, tropical white florals redolent with bold self-confidence and beaming optimism--star quality, if you will. If Frederic Malle Carnal Flower, Robert Piguet Fracas, Michael by Michael Kors and Estée Lauder Private Collection Tuberose Gardenia aren't in your budget this week, give White Shoulders a try--it might fulfill the tuberose urge and delight you beyond your wildest expectations.

Jan Moran's Notes:
Evyan White Shoulders (1935 Floral)
Top Notes: Neroli, tuberose, aldehydes
Heart Notes: Gardenia, jasmine, orris, lily of the valley, rose, lilac
Base Notes: Sandalwood, amber, musk, oakmoss

(Image: Evyan White Shoulders advertisement from the 1970s)

设计是什么

设计是什么?




这 是一个怎么也说不清楚的话题,每个人对设计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甚至具体到一个点,一个色块。那么设计是什么呢,设计是一种跳跃性或者是逻辑性思维的某种冲动,是大脑对思维的一种具像化,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意, 我个人比较不赞同把创意单提到设计之外的说,因为这种思维的方式,没有通过具体的表达的话并不能成为创意,构造出具像的事物。从而达到同化观赏者的思维或 者说唤醒观赏者的共鸣的目的。

美,漂亮,这些称赞的用语,一定数量上可以体现出你作品的成功性,也说明了你的作品在某一部分人那产生了共 鸣。作为一个设计师,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不在中庸,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做,去看,去理解,去思考,可当你达至一定高度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些平凡的 甚至是普通的东西所吸引,简单的如一张白纸,而后的思维则不自然的向吸引自己的方式所改变,一直循环,还好人是种感性的动物,总会被生活所感动。而在感动 的瞬间总能捕捉到自己的思想。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设计其实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有由复杂到简单的重复循环的过程。

做一个成功的设 计师是需要文化积累的,而如今许多人所说的“中国的风格”“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实总是停留在表面上,因为文化是一种互补共通性很强的东西,触目可及的中国 式设计无外乎传统的书法、国画、剪纸、脸谱等等,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非常深厚的文化积累,不是简单的画几笔,写几个字,看几本书就可以学到的东西,就从 中国的国画来说,它与生俱来的表达方式是几千年的文化沉积,而它所表达出的神韵和精髓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来的。话说回来,文化是互通性很强的东西,那么为 什么老是说中国设计师的水平比国外的低呢,为什么国外的设计师能非常好的运用我们的元素的,其实说白了,我们缺乏的是学习的态度,大胆的创作方式,敏锐的 思考能力,良好的交流环境。

模仿固然是好的,甚至于抄,我不否认这是学习设计的很好的方式,可最后只有把它所体现出的设计思维,表达方式真正的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中,才能起到学习的效果,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抄袭,却忘了自己的学习目的,那么就说不上设计的提高,想创造自己的设计风格更是空谈。

设 计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作为设计师的创造力,学习能力。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不论从整体和细节上都有自己的权衡。甚至是一个点,他都会去找尽可能 多的位置来供自己挑选。而在这不断的挑选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自己的设计经验,虽然看着简单,可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这些细节上的积累可以让他节省时间。

设 计是一种思维到具像的表达方式,简单也好,复杂也好,它只是为了实现思维的具像而存在的手段,所不同的只是方式而已,简单的几个字可以体现你的思想,或者 一堆的图片加上几个色块也同样可以表达出你的思想。而设计能力的提高只是让我们多了几种表达方式,然后在找出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而已。进而开始完善自己习 惯的方式。


文章来源:www.d-xi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