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涩谷24小时》


简体中文名: 涉谷二十四小时

编剧: 原田真人 (Masato Harada)
导演: 原田真人 (Masato Harada)
主演: Hitomi Sato / Yasue Sato / Yukiko Okamoto
上映年度: 1997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剧情简介 · · · · · ·

  对美国充满憧憬、怀抱流浪梦想的高中女生丽莎为了达成长久以来赴美留学的心愿,决心离开家人,为赚取旅费开始在涩谷街头流连,展开一连串“援助交际”(收费拍拖等)的行为。未料,却反被不良份子骗取了辛苦积蓄一年的30万日币,而眼看赴美出发的日子就即将在明天来到。
   目击整个抢夺事件,并知晓丽莎心中的伟大梦想后的“Little Girl”小乐,深受感动之余,决定帮助丽莎筹措美国的生活费,并且一同前往向“Little Girl”的大姐大——纯子寻求协助。然后在涩谷进行陪伴退休教授、政府官员聊天喝酒等援助交际的过程中,意外地得罪了地盘角头老大的丽莎、小乐和纯子3 人,又再度陷入了被地痞流氓追杀的危急困境。面对时间紧迫的24小时,层出不穷的复杂危机,3人之间的友情正慢慢地蕴酿中……
..................................................................................................................................................................


绵的观后感:

在这部电影里头我看见一段24小时的冒险,24小时的友情,也看见青春现实残酷的一面。时间的字幕不断出现,仿佛是说青春的短暂,也表示着一直都在为梦想冒险。

每个人都会有遇上属于他的贵人。友情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的来到,短短24小时也能同生共死,让人感动。这部带有黑色味道的电影里我看到吃惊的画面,一群十多岁的女高中生就已经有了堕胎、出卖身体的行为而继续无忌放肆的谈论着,表现如家常便饭般。不禁感叹这一代的“进步”,失去了青春的意义,失去了尊严。

相信这不会只是一部电影,而是很真实发生在现实里头。这一部片子成功带出关于青春对未来梦想展望和努力。导演借用了Lisa的口谴责一个战犯,因为“他侮辱所有的亚洲人”,值得一提的正义感!^_^v

三位女主角的24小时友谊似乎很真诚美好,但就像流星一样短暂却真心。在黑夜里拼命的找回30万元以便可赶上明日班机的Liza,遇上了她的贵人,终于没有走到绝路。寻找过程中,结果都是个未知数。

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必须付出去做一些牺牲和付出,倘若属于你的最终还是会得到。
另外在这里和南瓜奕先生共勉之....^_^p'' 如果你看见此篇文章的话。

Kandahar


编剧: 莫森 马克马尔巴夫 (Mohsen Makhmalbaf)
导演: Mohsen Makhmalbaf
主演: Nelofer Pazira / Hassan Tantai / Sadou Teymouri
上映年度: 2001
语言: Farsi / English
制片国家/地区: Iran / France
又名: 寻脚冒险记 / 坎大哈 / Kandahar / 月亮背面的太阳





剧情简介 · · · · · ·

  由于阿富汗内战爆发,记者 纳法斯到加拿大避难。她收到一封国内来信,妹妹在信里说她将在月蚀前自杀。为了挽救妹妹,她冒着战火返回阿富汗。在阿富汗,到处充满着绝望、死亡。通往坎 大哈的路上有许多人踩中地雷失去生命,战争与硝烟不断;地窖里,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对武器使用的教育;女人哭泣,抢劫横行……然而,人总是抱着希望生存下 去。丈夫为失去双脚的妻子精心挑选假肢;女人们不忘装饰自己;人们唱起情歌……一天即将过去,妹妹有没有自杀?影片最终给予人们希望。
....................................................................................................................................................................

绵的观后感:

男性主义,女性地位卑微,由始至终他们是个保守与男性主义颇为强烈的一个族群。人类是自私的,为满私欲而扭曲宗教的教义,女人变成了男人的货物,更不能够拥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和思想,除了成为生产与劳力工具之外。片中看出,整个国家人民被极端的宗教教义控制着,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痛苦与堕落。

阿富汗无时无刻到处都潜伏危机和战争。其中一幕是说纳法斯跟随的那一家人在半途中被土匪强行抢劫时,可怜无助和无辜的小孩与妇女只能无奈地跟随那个无能的男人哭泣,只有几岁的小孩用他粗糙的如八十岁老人的小手擦拭着眼泪,看了让人心疼....

女导演萨米拉,也就是片中女主角在此虚构但却表现真实的纪录片中反映出当地盲从的一个社会现况。人为的错误甚至被称当作是神的旨意和安排。而且当地的宗教也利用贫困与饥饿迫使为了温饱和没有选择的孩子们成为诚心的宗教师,一直重蹈覆撤。事实上他们并没有选择,因为在这样的生存形态对于他们来说是正常的。

一群因为无所不在的地雷而断肢的难民纷纷聚集在难民营等待属于自己的义肢,和成群的提着拐杖“飞奔”去抢夺从直升机放下的义肢那一幕会令人感到无奈和鼻酸。

其实早在穆罕默德传授回教之始就受到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影响,在于女性与男性的地位巨大的差距得以见证。片中呈现种种绝望和痛苦的片段,由怜悯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为出发点的导演对于这个民族的命运作出了一个反映,就像剧中她冒了一个明知道不会有很大希望的险,返回自己很困难才得以逃脱出来的人间地狱挽救欲想自杀的妹妹,对生命个体关怀和寻找绝望中的一线希望。

Himalaya



简体中文名: 喜马拉雅

编剧: Jean-Claude Guillebaud / Catherine Cohen (Louis Gardel) / Nathalie Azoulai
导演: Eric Valli
主演: Thilen Lhondup / Gurgon Kyap / Lhakpa Tsamchoe
上映年度: 1999
语言: Tibetan / German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瑞士 / 英国



剧情简介 · · · · · ·

  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2000年欧洲电影最佳摄影奖提名,2000年荣获恺撒最佳摄影奖和音乐奖.
  仙境一般的喜马拉雅人迹罕至、一队雪山行旅风雪凛冽中缓缓行来,藏密梵声如仙乐般在耳边响起……本片是法国、尼泊尔、瑞士和英国四国合拍的剧 情与纪录大片,获2000年度第25届凯撒电影节最佳摄影和最佳音乐两项大奖。和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它的拍摄队伍是《微观世 界》的原班人马,他们历经长途跋涉1万3500公里、深入海拔2万7千呎竹旳高山、忍受高达65度C的日夜温差、历经9个月难以言喻的艰辛拍摄而成,片中 的全部演员都是在临时在当地屏选出来的藏族同胞。影片内容蕴含了深刻的寓意和启发。展现了藏族人独有的崇敬天地、与大自然合作的信仰及生活观,以及人与大 自然间循环相生的真谛。制作本片音乐的仍是《微观世界》的布律诺·库莱,他凭借本片的音乐再次获得了法国凯萨奖及影艺学院最佳原声带大奖,藏族民歌与藏密 梵呗的神秘气息,再加极具气势交响乐,使喜马拉雅山的风光与人情更显无穷魅力。  
.....................................................................................................................................................................

绵的观后感:

天葬是超乎我想象的范围,感觉恐怖,但是那一种生于自然回归自然,让人看了不得不佩服那种人们与大自然搏斗以生存的毅力。无可否认那是一个男性主义的地方,女人并没有地位可言。

发觉他们一致有一个坚持传统的信念,是那么地古朴,也就是一种属于他们的民族特色。难以想象他们每一年都带领着一大群犁牛背着那一袋袋的盐长途跋涉去另一个部落交换粮食。画面带着很玄但却很真实的信念(迷信?),卡玛不相信老头子们所说的一套,坚持自己的理念,但是到最后,长辈们的执著与坚持让他体会其中道理。

这一部带有写实纪录的电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拍摄,要与大自然暴风雪的对抗更显他们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一群。因为这一部片子的关系,演员们得到了一些酬劳,但他们仍然过着与以往一样的,每一年长途跋涉换取粮食的生活形态,有着一份强烈的民族信念和精神。发现在他们脸上自然散发出一种很坚毅与纯朴的气息,还有顽强的生命力。

其中在经过一场非常艰苦的冒险经历,两代之间的相互敌视和误解已化解。虽然那儿的人们知识水平不见得很高,但是他们与大自然的贴近是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无法体会的。或许对于年轻一代,占卜星术预测天气和命运是荒芜的玩意儿,反而一味儿认为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有时候就像此部电影所呈现的,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是那么玄。

整个过程似乎可以用来感受它的气氛,我尤其喜欢喇嘛们画壁画那一部分,很宁静而一种对于生命探索的画面。喇嘛诺布说,“壁画回自己决定它什么时候会完成...”, 也就代表着人的生死由天来决定一样。还有他们对于宗教的诚心就像山脉间那样地严峻、神秘。他们的身心和山脉是一体的,这一点由长辈雷霆证明了。

之前听过一些西藏的曲子,多以宗教为主题,可见他们对于宗教的虔诚。在这一个保守的观念族群里,出现了卡玛和一味仁慈母亲的女人发生了关系的画面,不竟让我出现疑问...

那不也是天性的一种吗?

德拉姆



导演: 田壮壮
上映年度: 2004
语言: 中文方言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又名: Tea-Horse Road Series: Delamu









自古以来,
中国的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马帮就像今日的汽车,在山路中将背上的货物运往各地。”茶马古道”因此而得名。
  
  本纪录片的拍摄重点将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它将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连接在一起,平均海拔为二千五百米以上,其中高黎贡山、碧 罗雪山、梅里雪山三大山系形成三个峡谷,而且山巅终年积雪。因为南北山势,亚热带的季候风可以进入峡谷中。这里形成的独特自然气候,森林、水资源极大丰 富,由亚洲的动、植物博物馆之称。在这片土地上,藏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傈僳族已居住了上百年近千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峡谷中流过,源头是青 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这个神奇的地区被人称之为“香格里拉”。而我们要拍摄的“茶马古道”在这个神奇的地方穿行。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内的原著民族便是我们要拍摄的主人翁。
  
  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


绵的观后感:

刚开始我还对此部片子抱着许多期待,结果出乎我预料中,他并不像之前看过的片子般,导演拍摄手法截然不同,颇有新鲜感但是却略嫌带闷(...^_^lll), 整部影片并不会有太个体的主题和明显直接的东西,除了宗教。需要整体性地观赏才得以找到它的表达意义。

可以看见不同部落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融合,一路上追寻每个不同关于爱与宗教的真实故事。这部片子花了五年的时间去拍摄,而被誉为“用生命换来的纪录片”。对于宗教的虔诚和爱情的期待的少数民族,可以从他们的脸上发现,并对于本身民族的一份骄傲和坚持的信念。

相信导演把这一部电影风格化,并带出一些对于中国政府的不满,就借由每一位受访的长辈的故事带出。本片的角度、光线都以别具一格的手法抓拿,并表现在部落里独特的环境生活,就像在一个家庭里的成员就有着不同族群和不同语言,但是大家却是同一条心,他们那种对于生命的坚持让我感动咧...

有机会很想到此感受一下那里的生活气息...

Promises 美丽天堂


简体中文名: 美丽天堂 导演: B.Z. Goldberg / Carlos Bolado
主演
: 巴勒斯坦孩童 / 以色列孩童

上映年度:
2001
语言: English / Arabic / Hebrew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又名: 相约战火蔓延时



绵的观后感:

这一部会让我感到很沉重,故事的开始到结束似乎是悲观的,令人感伤。
这一群孩子各有不同的立场与想法,他们的思想或许能以老练来形容,不会逊色于成人,他们言论离不开关于政治的敏感话题,各自有鲜明的立场和角色。虽然我个人对政治这门话题并不算了解,但这些年来以巴战争的却让孩子们从小就必须承受这些残酷的事实。

看过关于主张和平得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实在引人深思。说回孩子们,和其他和平国度的同龄孩子比较,这些社会政治、战争、历史的沉重话题都是对于以巴幼小心灵难以承受的现实,而他们是根本无法了解的。就像其中一位小孩说的“对方无法了解本身的痛苦与经历”一样,可是这种两国间的隔膜何尝不是那一些狡诈和极端的成人所为?

那些不能前往圣地膜拜的孩子的失落,对于敌方的仇恨更是直言不畏。其实在最后在制作人的安排下,双方的孩子见面时,都发现对方和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喜欢嬉戏、踢足球。分手的时刻,孩子们在一起倾谈时,有些自我批评和重审,为心灵深处的革命味道做出了见解。

让我最感动的是那位巴勒斯坦男孩对比席道:“你走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今天的努力都白费了?”, 大家都哭了...和平才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最终归属。

过了一年,巴勒斯坦男孩说他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糟糕,没有和平,只有灾难和战争。犹太双胞胎少年说对方有给他们拨电话要求能够再见面,可是这并非件容易的事,也很困难,因为检查哨...
还有一些极端分子在任何的地方出现,你随时会被炸死的可能!

这部片子记叙了一个永无和平的世界,它也并不能够解决现实中还存在的问题,孩子们长大后还是不是会继续这些流血和敌视的生活?默默地结束在没有希望尾声中...





Whale Rider


简体中文名: 鲸骑士 编剧: 妮琪 卡罗 (Niki Caro) / Witi Ihimaera 导演: 妮琪 卡罗 (Niki Caro) 上映年度: 2002 官方网站: http://www.whaleriderthe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新西兰 语言: English / Maori 又名: 鲸鱼骑士 / 驭鲸少女




剧情简介 · · · · · ·

  佩(凯莎·卡斯特-休伊斯 Keisha Castle-Hughes饰)是新西兰海岸上古老部落的酋长孙女。母亲曾经诞下龙凤胎,但不幸她和男婴都死去了,心灰意冷的父亲远走他方,剩下孤女佩给祖父母抚养成人。    

奶奶非常疼爱佩,而酋长寇罗(拉维里·帕拉特恩Rawiri Paratene 饰)却一度认为孙女是不祥之人。现今更令寇罗头痛的是继承人的问题。这个部落的有着严格的信条:继承人必须是男性。而眼看自己的儿子无法 继承家业,寇罗万分苦恼。他从族人中间选出壮健男子,希望可以培养成为领袖,结果很不如意。而他的孙女佩,却在练习各式武艺,一心要接过爷爷的担子。
  

寇罗却执意遵从族人规条,不允许女性当上领袖位置。直到一条鲸鱼搁浅在此处的海岸,事情才开始峰回路转。佩凭着出色的勇气和能力,让爷爷改变了决定。
..................................................................................................................................................................

绵的观后感:

据我所知,凯纱是经过筛选而当上此片的女主角的。当初面试时被问及会不会游泳和潜水时,她立刻回答说会,结果私底下却学了三个月的游泳,那种倔强和性格与她在电影里的女主角性格是相当附和的,并且把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至于“最小的女主角”也是实质名归。

老派克甚至觉得小派的诞生为大家带来不幸,表面上冷漠和严厉,可是在与小派之间却有着浓厚的亲情之爱。祖母给与小派无声的关怀。总觉得小小年纪的小派带着一种忧郁的眼神,好强的个性似是遗传的。当小派的父亲归来时,老派克以为他会继承他的酋长位子,但是他并不想被老派的传统的思想和观念所约束,加上后来妻子难产与腹中胎儿一起离开人世...

好强的小派内心一直爱带着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带来不幸的老派克,她不想离开他,只为等待着一个机会,向老派克和族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她要推翻自古以来不公平的制度。

典型传统的思想与规矩让老派克要求族人把家中十二岁的男孩带来接受古老传统的训练。他把佩戴在脖子上的项链抛下海,告诉男孩说谁能够把它找回来就有资格成为接班人。很可惜并没有一个人办得到,老派克为此而伤心而病倒了,因为那是他祖宗遗传下来作为领导人标志的信物,无比勇气才能够用由它,小派却办到了...

整部电影表现出小派那眼神里头的隐藏的心事,老派克的固执,祖母的关怀,以及族人坚定的信念。只可以用“美”来叙述整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感觉。

有些人会在传统里迷失自己,也有人会为改变而付出全部。
男女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我们是否有相同的勇气以及相同的爱.
亲情、纯真、执著和信仰洋溢于此片之中...

《女人那话儿》


导演: 黄真真
主演: 许鞍华 / 邵音音 / 周美凤 / 唐丽球
上映年度: 2000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又名: Women's Private Parts


剧情简介 · · · · · ·

  女导演黄真真以纪录片的形 式展现香港现代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对性爱的心得体会,通过对不同的女性人群,包括性工作者、专职太太、情妇、女演员、艳星、女导演、女同性恋、 女中学生等人的访问与跟踪拍摄,深刻地描绘了进入21世纪后香港女性对自己的重新定位、对女性价值的重新探讨与对两性关系的再认识。具有深刻的揭示意义, 也引起大众的深思。而且相当部分的镜头是真实情境,譬如性工作者提供性服务的全过程,因而也被香港定为三级片......

.....................................................................................................................................................................


绵的观后感:

这一部给我一种率直和深刻的印象。黄真真把中国女性的性观念聚集于这一部纪录式的电影中,不过相信所播出的观点当中是经过黄真真本身的个人观点作为出发点而筛选的。

以个人角度看来,片中的发表者言语无疑是极端的。她选择了立场鲜明的女性来诉说本身的性观念,个个直言不畏。女人的情绪属于比较多变化的,站在她们每一个的立场看说,过去的遭遇以至她们有某种极端的想法,相信包括男性也会如此?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有些女人选择了做情妇或小妾,有些认为当第三者是错误的。有许多事情是可以选择,你或许可以把爱情摆在第一位,或孩子,或自己?从这几点就可以看出个人所在后果的承担,又或许你幸运的话会得到理想中的幸福?

老实说,我本身并不能够完全理解所有女性的性观念,每一个人有着不同的遭遇和过去,每一个诠释各有道理。站在个人角度去考量,并不会选择当一个第三者,就算是感情失败。



Beuna Vista Social Club





简体中文名: 乐士浮生录
编剧: 维姆 文德斯 (Wim Wenders)
导演:
Wim Wenders
上映年度: 1999语言: 英语 / 
主演:Ry Cooder、Ibrahim Ferrer、 Ruben Gonzalez   
类型:记录/ 音乐 西班牙语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美国 / 英国 法国 古巴

获奖记录: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纽约影评人奖;洛杉叽影评奖;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观众奖;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大奖;西雅图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这是一部令人感动的音乐记录片,片中一群快乐的老乐手向世界展示了古巴音乐伟大的根源,令世界掀起古巴音乐热潮。      

这部记录片是《德州巴黎》,《柏林苍穹下》的著名导演文德斯拍摄的,源于他的音乐伙伴莱德库的一次古巴旅行。莱德库在旅行中发现了当地一支乐队背后感人的故事,在他的力劝下,文温德斯在1988年率领摄影组来到古巴,开始了这次著名的拍摄。      

他用记实的手法拍下了这部电影,于是,早被人遗忘及冷落的这群古巴艺人,随着电影的热卖及专辑CD的出版,重新被人提起。世人彷佛自睡眠中苏醒,再次看见、听见古巴,了解了古巴音乐动人的魅力。      

这群古巴老乐士用音乐跨越了政治的藩篱,破例获邀进入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演奏。演奏完毕,与会者一致起立鼓掌,让这些老乐士们感动流泪。事后当他们在美国想打电话回古巴报喜,却怎样都打不通,原来两国无邦交……      

他们的纯真、可爱,都被文德斯生动捕捉。影片一经问世,受到绝大多数人的肯定,尤其在国际大小影展上共获得13座最佳记录片奖,包括欧洲影展、金球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纽约、洛杉矶影评人协会、西雅图、入围奥斯卡最佳记录片等,是近年来国际知名度很高的一部音乐片。

...............................................................................................................................................

绵的观后感:


在看着一部纪录片子之前,在我印象中的古巴只是位于北美与南美之间一个出产雪茄和排球队的小岛屿,它就是一个平凡的小地方和国家而已。其实我并没有真正接触过这种类型的纪录电影,就凭本身对音乐有少许的认识与兴趣,发现了这是部非常有诚意和珍贵的片子。

关于这一部片子,必须用“听”多于“看”,我“听”到最真诚、最单纯、最纯朴、也是最感动的声音。乐手们那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用简单的歌词与旋律呈现,那种纯朴的思想与信念,让那一根跟随着Ibrahim 58年的手杖告诉你...那是一种纯粹,纯粹地喜欢音乐,唱着属于他们的歌,他们的心,和他们的生活。

开始欣赏与喜欢古巴的乡土音乐,他们所唱、所奏的就是如此理所当然、自然与贴心。每一位参与此片的主角们都让我有深刻的印象,因那似是与生俱来得节奏感以及令人赞叹的音乐感,付着一份纯真、真实的生命。

尤其Ruben Gonzalez, 一位将近百岁的老年人,平时行动看起来怠慢,当双手碰及钢琴琴键便可以以出乎意料快的速度来弹奏,当看见这一幕,心里感触良多...

相信对他们来说,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若没有人想过录制此片,相信这些年迈的音乐家会被岁月的河流淹没,消失以后也没有人记得曾经在四、五十年代的古巴拥有一段耀眼的黄金时代的一群音乐家。至今听起来,还是有一份乡土的温暖味道存在。曲子里那一再重复的歌词,简单诉说着男女之间的情爱,很简单也很真实。Ibrahim Ferrer 也曾近放弃过继续唱歌的念头,但感谢Wenders拍摄这部记录电影让他在有生之年有个机会再次踏上纽约的舞台演出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表演...

相信他们也许是幸运的一群人吧!
"Many years have passed, some had die but among those that still live on the island, many were forgotten and unemployed...",岁月会洗涤一切,能够保留的只是这一部珍贵的纪录片子。

凡事都用心去做 ,必有所获。由此,他们是无憾的。



七月白莲


传说每年的農曆七月鬼门关都會大开一整個月,让所有阴间的鬼魂都能夠上来阳间享受活人的祭品和親人的關懷…
安并不觉得這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安认为去世的亲人朋友也许会在这个时候回来看看自己。。。

而在這个特別的日子里,安发现父亲的莲花池里,不断地开出一株又一株的白蓮花,這是她一生之中从未出现過的现象…
家裡的白蓮花一株接一株地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綻開怒放,
看着那一朵朵出於泥而不染,清丽無暇的小小白蓮,暮然, 讓安有种莫名的感動…

在這一段日子里,安心裡突然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安慰和安寧,
她的心裡平靜得如池里的水,偶爾泛起的一絲絲漣漪,也是因爲思念著離開的親人朋友才有的。。
她不再感覺迷茫。。
因為過去的一切似乎都能從眼前的白蓮花得到答案…
此時此刻。。。
她選擇了相信。。

安与奕的相遇,是因為互相憐惜對方与同样体会过彼此拥有共同点的往事而開始的。他們慢慢的從了解對方到展開了一段單純的愛情。虽说戏剧化,但种种巧合卻让人不得不相信,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無意中一直在她的身边,提醒着安要珍惜眼前人…

第一次,白蓮花开…
安发现父亲的红莲池里第一次长出了唯一的一株白蓮花,
前一个晚上,安告訴了奕關於敏与业的故事,
一个一直留在安内心世界裏的美丽故事,那一段往事,對安來説,永远都是那么的漂亮,宛如多年以前有如一朵清麗白莲的敏…
出塵脫俗。。
仿佛。。。就完全不是塵世閒說因該有的。。

第二次,白蓮花开…
同一个红莲池里再開出一株纯色白莲
它默默的出现了在污泥池上,
而巧合的是,花就開在安与奕開始喜歡對方的敏感時刻
他們開始了一段看似爱情,但却又说不上,看似朋友,但却又多一份关怀的單純情感。。
没有毫丝掩饰…
只是有如白蓮一樣。。
不帶有絲毫的邪念。。
純粹只為對方好。。


第三次,白莲花开…
从国外匆忙归来的奕,带着無盡的悲伤回到故土來相送最敬爱的母亲最后一程,
悲伤充诉了整个天空,此时正逢七月节…
小雨细细,灰暗的天空一望无际…

唯独池中一株白莲带给了奕一点点的安慰与鼓励…

第四次,白莲花开…
七月节正,红莲池里再度開起一株白莲,
而一向都不曾种過白蓮的屋外池中也意外的開出了一株...
两株白莲隔着一道墙同时绽放…
有如安和奕一樣...
隔着千里之外仍然互相關心着對方
經過小安得無私關懷...
奕終于尝试着放下了悲伤,他乘搭上班机回到国外大学继续完成学业。
与此同时,安与奕之间,不需任何言语,
只需一个问候,一个拥抱。。
兩個人就這樣开始了彼此之间的一段爱情之旅…

七月节中白莲开…
奕離開后的的某一個早晨,屋外池中再次开出了两株清丽白莲,它們紧紧的靠在一起。
仿如象徵着奕和安的開花結果...
安拨了個越洋电话把這一切都告诉了奕,
奕喃喃道: “妈妈,我知道你來看我們了, 我好想您,我会做个乖孩子的..."
說罷他就靜了下來,
過了良久...良久...
他才繼續娓娓的說道: “安, 謝謝你...我愛你...“
...........全文完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08

Where is my love

Where is my love

the one for me
Somewhere too far not close enough for me to see

Where is my love
who could you be
Someone I knew but let slip through while dreaming of you

Oh love oh love come to me...

Where is my love
give me a clue
give me a time
Show me a place I might find you

Where is my love
Don't hinde from me
I'll be good to you I will honestly
Oh love oh love come to me

Where is my love
the one for me
Somewhere too far not close enough for me to see

Where is my love
and how I see
Hoping someday you'll bring the lovely ending

Oh love oh love come to me...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08

钢琴别恋

地  区: 新西兰 / 法国 / 澳大利亚
片  长: 121 min
导  演: 简 坎皮恩 (Jane Campion)
编  剧: 简 坎皮恩 (Jane Campion)
别  名: 钢琴师和她的情人(台)/钢琴别恋(港)/钢琴课(其他)
主要演员: 哈维 凯特尔 安娜 派奎因 霍利 亨特 萨姆 尼尔 克里夫 克堤斯
发行公司: 米拉麦克斯
评  级: 阿根廷:16 / 澳大利亚:M / 芬兰:K-14
90年代,电影界兴起一股反映残疾人士生活的拍片热。一时之间,这种影片如雨后竹笋般大量涌现,不少作品纷纷荣获大奖,由著名女导演 Jane Campion 执导的影片, 获第46届Cannes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导演Campion让整部电影都充满着一种忧郁但富有诗情的情绪,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强烈地掩饰自己的情感与欲望;Ada埋藏着本能的情欲,Bennis身藏着内心的温柔,而斯图尔特则强压着愤怒与暴力。这部电影犹如旷野中的希腊悲剧,剧中毛利人合唱那希腊式的歌谣,与那个时代新西兰荒芜的生存环境交相辉映,使这部悲剧显得非常和谐。的确在这部片子中,毛利人的歌谣与荒芜的环境构成了一个刻画人物的特别要素。Campion对这部电影可谓细心执导,她把动作精细到演员的每一个眼神和手势。演员透过木栏的一瞥,对着窗帘的扫视,或者从指缝间的一瞄,都相当地考究。Campion通过对眼神及肢体语言的刻画,充分展示了霍利·亨特那含蓄而富有暗示性的表演才能,同时也强化了电影的思想深度。霍利·亨特也因此而享有现代莉莲·吉什的美誉,并与安娜·派奎因一起荣获奥斯卡奖。而Campion则荣获得了奥斯卡编剧奖。Campion的最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在现代的电影院里用诗一般的语言向观众展示一段动人故事。

钢琴别恋
细腻,感动...

19世纪中叶,在遥远空旷的新西兰海岸,美国少妇爱达带着九岁的女儿和一架大钢琴嫁给了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由于路途十分艰难,丈夫决定舍弃钢琴,将它留在沙滩上。爱达内心痛苦万分。她从小就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而唯一能让她排遣寂寞的就是钢琴那优美动人的音乐。斯图尔特只是个一心想要发财的商人。他根本不理会妻子的要求。爱达只能求助于邻居乔治·贝因。贝因表示想听爱达的演奏。于是爱达在海边发狂地弹琴, 渲泄着她内心的寂寞和痛苦。贝因从这震憾人心的音乐中了解了爱达的心。贝因用一块土地与斯图尔特换走了钢琴,并费尽千辛万苦将它运回家中。为了弹琴,爱达每天去给贝因上钢琴课。而贝因为了亲近爱达,提出用爱抚亲近可以换回钢琴。在音乐与爱抚中,贝因比斯图尔特更深地理解和爱着哑女爱达,他们两人的情感也逐渐滋长起来。专横的斯图尔特发现这一切后将爱达与孩子都囚禁在屋中。然而这并不能阻止爱达向贝因表达爱意。狂怒之下,斯图尔特用斧头砍下了爱达的一根手指。这终于导致了一场斗争。两个男人间达成了协议,贝因带着爱达和孩子以及钢琴离开这里。在船上,爱达在强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决定抛弃这象征了她沉重的痛苦记忆的钢琴。她把它掀倒了海里。

  贝因与爱达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当金属的假指与钢琴键相撞时,发出了一种奇特的声响。它融入了钢琴美妙合谐的音符之中,创造出了另一种完美的旋律。



绵的观后感:


《The Piano》里头的sound track> lost and found...非常的棒,在听着...
我很喜欢女主角的份坚毅的个性与对爱,对音乐的执著,“The Sacrifice”,这首是女主角Ada在海滩旁疯狂地弹奏她心爱的钢琴,前夫的死去让她从此封闭自己不说话,只有爱,才能让她自由。
就像钢琴被推入海洋,把痛苦都一同带去那沉寂的海底,Ada跟随钢琴沉下,后来试着把自己从痛苦里挣脱,离开,她把和钢琴绑在一起的绳索挣开。。。慢慢地,他给的幸福让她在黑布蒙盖下,依依呀呀尝试重新来发出她曾经拥有的美妙歌声。